上周六去参加了山魂的宣讲,认真地听了他们关于山魂助学方面的成果和计划。
应该说有不少被捐助的孩子,在念完初中之后,都选择了辍学,外出打工,支撑家庭。这让我不禁开始怀疑,九年义务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念了9年的书,除非自己的成绩真的出类拔萃到了极点,可以继续念高中,考到好大学,并且大学毕业可以找打一份工作,除非可以达到这一层,不然9年读完,就出去打工,干的还是体力活,似乎这9年的念书,只是过渡一个未成年不能找工作到成年人的临时工而已。而对于他们而言,想读书,但是社会和家庭赋予他们的确是沉重的负担,或许长到18岁,养家糊口就是他们的永远无法逃脱责任,将是他们的宿命。
这又让我想到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或许会有那样出去打工,还在工作之余,刻苦读书,最后参加成人高考,念了某某大学,或许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义务教育的优势,可是,读完大学呢?又能确保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读大学期间的家庭呢?
那我们来换一个角度。如果这是个从小就帮着父母在田里农作的人,他可能是文盲,可能什么都不知道,可能很无知,但长久的锻炼铸成了他强健的体质,当他跟他同龄人出去打工的时候,身体就是他的资本。
我知道这样的思想却是过于消极了。而我也丝毫没有怀疑助学和支教的必要性,相反我也在积极地投入这样的活动中。
有的时候,我在想,现在国家缺少的是技术型和体力型结合的人才,如果能够开办一种学校,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就专门培养他们向某一领域深入,相当于某种专科学校,不过从小学毕业开始教起,可以学4年或者5年,至少可以学一门技术到手,这样解决国家的人力问题,也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
这一切又或许是我想得太简单了吧。
面对他们的时候,总觉得有心但却很无力。
于是只能再从宿命论的角度振作自己。既然让他们学习了9年的知识,就必然对他们的气质思想观念素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必然会改善全民的整体风貌,必然会带给他们日后自我发展的契机。
因为社会中没有绝对的控制变量法,就不会有绝对的比较,就不会有再纠缠下去的必要。
就我自己而言,支教的意义不在于真正能够教会他们什么,我只是希望能和他们成为朋友,我希望能用我的人生观去感染他们,我希望他们不会因为贫困而放弃什么,我希望我能告诉他们现实虽然残酷但是每个人都有拥有梦想并且努力追求的权利,我希望我可以带给他们某种程度上的希望,最重要的是我希望他们都能快乐。
但有时也会担心会辜负他们对于我的信任。
这又让我想到了马山山一家。在这里,顺便说下我的想法。
先治他家病最轻的,应该是二姐,如果能治好他哥哥那更好。然后给他爸爸找一个能赚更多钱的工作。然后捐钱,资助他大姐学业,知道她念完初中,念专科,然后找一个工作,那样他家的负担会轻不少。
突然又想起英语书上关于freedom有其中一项是freedom to be one`s best。
想想何为best?怎样才是best?脱离了现实的best吗?或许现在大家能做的就是尽量提供这样的freedom给他们吧。
写到这样的东西,总是觉得心里闷得慌。很压抑。
于是最近总是盼清明,盼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