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同志为什么读书不佳思考呢?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不唉思考,“思想懒汉”;另一个是不知道怎样思考,对于第一种人,我们要高速他,都市不是娱乐,而是艰苦的思想劳动。只有把“懒惰病”改掉,才能吸收书本知识。虽然,有些书,读着读着,使我们方法置身于万紫千红的百花丛中,任和风拂面,听密封低唱,看蝶影闪烁,有心旷神怡之感,但这也只能说明书写得好。而我们对于好熟是更应该开动脑子,通过认真的思考而探测到它的精蕴的。对于后一种人,我们要劝他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弄痛思想方法(不知道怎样思考,应该是说属于思想方法方面的毛病),并且要大胆思考老,裹足不前,畏首畏尾,是永远学不会思考的。因为脑子象水一样;水就不流会腐,越流就越新鲜;脑不用,就会迟钝,越用就越灵敏。
除了上面两种人而外,另外还有意中人,她们把读书看的太简单,认为书本上讲的道理他都懂,根本用不着思考,这种人,就是马克思所讽刺的哪种把一切 看的很容易,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头脑简单的人”,说的不客气一点,就是狂妄自大。我们知道,好多伟大的作品,都是作家长年累月呕心沥血、惨淡经营的结晶,如歌德的《浮士德》就曾经花了六十年的心血;巴甫洛夫写作《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之前,研究条件反射达三十年,花费了整整半生的精力。在我过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力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贾岛则“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也仍然百折不回。象这样的事例是举不胜举的。难道作家这样认真严肃地对待自己的著作,到了我们手里,连一点思考的价值也没有么?这显然是说不同的,但这知识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有许多道理看来似乎不过如此,可是仔细一想,便觉奥妙无穷。鲁迅现实在《随便翻翻》一文中说:“譬如我们看一家的陈年账簿。每天写着‘豆腐三文,青菜十文,鱼五十文,酱油一文’。就知先前这几个钱就可买一天的小菜,吃够一家;看一本旧历本,写着‘不宜出行,不宜沐浴,不宜上梁’,就知道先前是有这么多的禁忌。”你看,翻译本陈年账和一本旧历本,尚且能有这样的收获,何况是读一本书呢。可见无论读什么书,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